黄金炒股配资 【海外听涛】美国金融资本侵蚀工业资本的教训
发布日期:2025-07-25 21:57    点击次数:114

黄金炒股配资 【海外听涛】美国金融资本侵蚀工业资本的教训

  6月3日,美国保守派智库“美国指南针”五周年庆典在华盛顿的国家建筑博物馆隆重举行,美国副总统万斯和国务卿卢比奥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。他们呼吁重建美国的工业基础黄金炒股配资,确保科技创新与本国制造业互利互补,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。

  卢比奥之忧

  卢比奥在演讲中强调,美国工业产能的下滑严重削弱了其经济基础和全球地位。他回顾历史,特别提及“二战的胜利,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亚洲,都是美国强大工业能力的产物。”他举例说,在战争中,日本一旦失去飞机,就难以迅速补充,而美国凭借强大的工业产能,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数百架飞机来替代损失的战机。这种强大的工业能力,不仅为美国赢得了战争,也奠定了其在战后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。

  然而,卢比奥警告说,随着时间的推移,美国工业的衰退逐渐显现。他指出:“工业产能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,这一点从未改变。但如今,由于多年的忽视和工业产能的流失,我们不仅破坏了国内经济和社会的稳定,还削弱了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。”他呼吁,在未来的外交和贸易政策决策中,必须重新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,优先考虑工业产能的恢复和提升。

  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,卢比奥的讲话揭示了美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深层次问题——脱实向虚,金融资本主义严重侵蚀工业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。这一过程导致工业产能萎缩、债务高企、社会分化加剧,形成难以逆转的系统性困境。

  金融资本(如股票、债券、衍生品交易)具有高流动性、高杠杆和高短期回报的特征,而工业资本(如工厂、设备、技术研发)则需要长期投入且回报周期慢。在全球化背景下,资本天然倾向于前者,导致资金从制造业流向金融投机领域,尤其是1970年代起,金融自由化催生了衍生品市场的爆发,虚拟经济挤出了实体经济。相关数据显示,美国金融、地产与专业服务业增加值之和占GDP的比重,于1980年首次超过制造业,资本加速流向低成本国家。而制造业占比则持续下滑,1995年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为16.5%,到2023年已降至10.3%,远低于日本(19.2%)、德国(15.4%)和韩国(24.3%)。2024年第三季度更跌破10%,创历史新低。

  这种经济结构的失衡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脆弱性。

  首先表现在创新停滞上。过度金融化挤占了研发资源。有关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,美国半导体产能全球占比从1990年的37%降至2023年的12%。

  其次表现在社会与就业问题上。近几十年来,金融资产收益(4%-5%)长期高于GDP增速(1%-2%),导致财富向顶层集中:1%的家庭占有33.8%的社会财富,底层50%的家庭仅占2.5%的社会财富。股市繁荣主要惠及高收入群体(财富61%配置于股市),而中低收入人群依赖工资,实际收入停滞。与此同时,五大湖传统工业区失业率长期高于全国均值,形成了“铁锈地带”。此外,服务业就业占比超80%,但中产岗位萎缩,低端服务业岗位激增,加剧了阶层固化。

  此外表现为金融系统性风险,2008年金融危机已证明,虚拟经济泡沫破裂(次贷危机)会通过信贷冻结重创实体经济,形成恶性循环。

  最重要的是,这种经济结构的脆弱性还表现在供应链风险上。长期以来,为追求更低成本,美国企业将中低端产业链转移至发展中国家,本土仅保留研发和品牌,逐渐丧失了完整的产业链。2020年疫情期间,美国医疗、电子等核心产业依赖进口的脆弱性被彻底暴露。其实,这也正是卢比奥目前最为忧心的,他在演讲中提及二战时的美国和日本,并得出“工业产能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”的结论,就是基于此。

  对他国的警示

  美国的发展轨迹,清晰地勾勒出一条被历史反复验证的定律:强大的、完整的工业基础,是国家经济韧性、社会繁荣与战略安全的终极基石。当金融资本的短期逐利冲动压倒工业资本的长期价值创造;当虚拟经济的泡沫膨胀遮蔽了实体经济的根基,繁荣便如沙上之塔,危机已悄然潜伏。卢比奥的警醒——“工业产能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,这一点从未改变”是对所有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的深刻箴言。

  美国的教训犹如一面高悬的明镜黄金炒股配资,给其他国家以警示:必须时刻警惕金融资本过度膨胀对工业资本的侵蚀与虹吸。就当下中国而言,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巩固和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,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与安全韧性。这并非否定金融的润滑与催化作用,而是强调必须引导金融资本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,特别是服务于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长期战略目标。历史的警钟长鸣,前车之鉴,后事之师。



Powered by 线上配资炒股网站_线上配资炒股平台_中资优配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